絲路傳奇-新疆文物大展觀後感



上次介紹過令人失望的安迪沃荷展,這次介紹一個非常值得去看的絲路傳奇-新疆文物大展。
趁著週末假日,跟幾個朋友本來想去深坑走走,但天氣感覺不是很好,又覺得有點懶得跑那麼遠,於是討論了一會兒,決定去看名氣響亮的樓蘭美女。

時間是星期六早上約莫十點,來到了位於建中對面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售票亭前的人潮不多,輪到我買票時,看到旁邊寫著台灣大哥大用戶憑手機系統八折優惠,於是我秀出手機螢幕上的台灣大哥大字樣,就省了五十塊。

進到了展覽會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型的解說看板,敘述了絲路的簡史,讓我們能快速的對唐朝絲路和西域的歷史能有初步的瞭解。再往裡面走,開始有一些飾品、古衣、布料、器皿等等的展示品,還原當時人們生活的風貌。每個區段都有看板簡單快速的介紹展出文物的相關資訊,重點文物也都有文字敘述,整體展覽規劃的相當不錯。

我們很幸運的是進到展場裡頭剛好遇到有個導覽員在對一個小團體進行導覽,於是我們就邊看邊跟著他們旁聽一下,因此意外得到展出文物一些有趣的資訊。例如,在唐朝的時候,仕女的髮髻與鞋尖都屬於地位的象徵,身份地位越高的人,髮髻與鞋尖也越高。另外,初唐的時候社會還未脫離貧困,因此仕女間並不盛行豐腴的體態,直到盛唐時期國強民富,身材豐滿逐漸被認為是富裕的象徵,因而才開始流行豐盈的身材。

由於絲路上與西域的交流頻繁,各國貿易暢通,因此造就在絲路地區流同了許多語言,不過大多已被歸類為少數民族語言,例如回鹘(音ㄏㄨˊ)文、焉耆文、粟特文、龜茲文、喀拉汗文等等,甚至也有阿拉伯文這種國際語言流通。

在這些古文或漢語寫成的文籍中,有些還滿有意思的。如以焉耆文書寫的「彌勒佛會見記」,是目前已知中國史上最早的劇本。焉耆文與龜茲文雷同,發明年份不詳,現代考古發現的文獻多半屬唐朝時期產物,在唐代時於新疆庫本、焉耆和吐魯番等地使用,一般用於書寫佛經、文學作品和世俗文書。

彌勒佛會見記
圖片來源: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數據庫

而以漢文書寫的「總章三年白懷洛舉錢契」,為一只唐代的借貸契約,約上不但明載債權人、債務人的權利義務,甚至還有保證人與見證人的設計,由此可見早在唐代時就已經有完善的借貸制度。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當時教育不甚普及,市井小民多為文盲,故此約亦為代書代為繕寫,再由當事人畫押確保法律效用。

看這些文物之外,展覽的重頭戲當然就是樓蘭美女。由於新疆當地的氣候因素,出土的時候還保持的非常完整,皮膚還有光澤,身上的毛髮也還清晰可見。人類學家研判她可能是屬於歐洲人種,擁有深邃的臉孔,但是我想不透的是歐洲人不是都滿高大的嗎,樓蘭美女身長也才一米五多,實在沒辦法和高大的歐洲人有所連結。

看完這個絲路傳奇展覽,給我的感覺還不錯,整體動線設計良好,展出的文物也伴隨有文字解說,富含教育功能。對於文物想深入瞭解的人,還是建議可以搭配語音導覽,會有進一步的認識。雖然展期只到3/22,只剩三週,但還沒看過的朋友們可以考慮參觀一下喔!不過假日最好早點入場,不然就會遇到像最上面照片裡的人潮...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清潔人生 - Housekeeper的喜與悲(5/5) - 薪事重重

澳洲大小事 - 預付手機門號國際電話篇[gotalk]

清潔人生 - Housekeeper的喜與悲(4/5) - 安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