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09

大陸新體驗(下)

Image
到廣東一定要品嘗一下廣式飲茶啦! 上面是我比較喜歡的幾樣小點, 是在一間叫"金紫荊"酒樓的菜, 在我們住的飯店附近, 外觀很像金錢豹。 除了這些燒賣小點我們還點了雙拼, 叉燒拼燒鵝半隻, 味道還不錯,重點是很便宜, 這樣一桌吃一吃才台幣三四百塊, 在台灣燒鵝就要兩百多了吧... 廣東人不但中午晚上吃飲茶, 早上也吃早茶, 內容跟午晚餐差不多, 但是多一些粥類的東西。 吃飯前也有些規矩要洗餐具, 服務生會送來一壺熱茶和一個桶子, 首先要倒一杯熱茶在杯子裡, 然後把筷子插進茶裡攪一攪, 再把杯子裡的熱茶倒進碗裡, 接著把杯口浸到碗裡轉一轉, 最後再把碗裡的茶倒到桶子裡就完成了, 過一會兒服務生就會把這個小桶子收走。 我們住的飯店有附早餐, 吃的也是飲茶, 但是由於餐券用來點套餐比較划算, 所以每天吃的都差不多。 叉燒包是每天必點的項目, 有時候賣完了我們就會換流沙包, 就是叉燒包後面圓圓的那種, 他跟奶皇包有點像, 但是餡裡又加了蛋黃, 內餡是呈現半液狀, 非常的滑溜。 另外還有一樣我個人還滿喜歡的蠔皇撈面, 一開始以為上面會有貝類的東西, 但是沒想到跟陽春麵一樣陽春, 就是乾麵下面壓著幾片青菜, 上面淋的醬汁可能是蠔油吧... 還不錯吃就是了! 另外常吃的還有一些廣東食物, 例如炒米粉跟蒸飯。 炒米粉跟我們想像的炒米粉不一樣, 比較介在麵跟米粉中間, 口感很特殊,我也很愛吃。 這個炒米粉的包裝也是經典, 是非常標準的廣東外帶包裝, 白色保麗龍餐盒加上紅色塑膠袋。 而蒸飯也是頗具代表性, 不過廣東吃的米也屬長米, 跟台灣常吃的米品種差異比較大, 反而比較接近歐美常吃的泰國米。 蒸飯基本上就是把菜蓋在熟米上,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之處。 廣東人的餃也很不一樣, 非常的大顆,就像下面的"至尊煎餃", 內餡也跟我們差很多, 嚴格來說應該比較像韭菜盒, 只是有著煎餃的外觀。 我們最常去吃的晚餐, 就是一間叫澎家灣的餐廳, 在當地算是中間檔位的餐廳, 但就像在上一篇說過的, 我們都是坐在外面的位置。 (雖然它也有室內的位置) 一般點三菜一湯大約是四五百塊台幣左右, 三四個人吃還算經濟實惠。 雖然平常會點湯, 但是圖上用湯碗裝的可不是湯, 而是水煮牛肉,非常辣的一道菜, 我在猜它可能不是廣東的料理。 每天都吃粵菜還是會有點膩, 偶爾還是要來一點熟

大陸新體驗(中)

Image
這次在廣東最令我驚奇的是他們的馬桶, 他們的馬桶是2D的... 而且很多都沒有自動沖水, 要用一根水管自己沖水, 第一次用這種桶有點不太習慣... 但是在百貨公司或比較大的建築物裡, 會有沖水的按鈕, 旅館裡的馬桶就跟我們一樣是3D的。 這次去住了兩個多星期的旅館, 是一間英國華僑開的, 住起來感覺還不錯滿舒服的。 基本上我覺得廣東(新會)這裡街上景色跟台灣差異不是非常大, 感覺和台灣一些城市差不多, 只是招牌變成簡體字, 一般的住宅也跟我們有點像, 不過大多比較舊一點。 來到這裡也比較沒有在大陸的感覺, 因為廣東人都講廣東話, 比較沒有一般我們認知的大陸腔普通話, 所以會有一種錯覺是在香港之類的地方... 也許因為廣東發展的比較早、改革開放比較早, 居民的生活水準相對較高, 氣候條件跟我們也很接近, 發展出來的生活模式就跟我們很類似。 第一次踏上對岸的土地, 見識對岸的景物, 認識對岸的同胞, 揭開了心中神秘的面紗, 我想他們真的跟我們沒什麼不一樣, 一樣過著生活, 一樣上班上學, 一樣上街購物, 一樣都是平凡人。 除了馬桶之外,補充一些在廣東觀察到的現象: 1.很多電動車在路上跑,不過估計都是使用鉛酸電池。 2.機車有非常大的比例是他們所謂的"騎士車", 也就是我們的檔車,長相幾乎都一樣, 但是廠牌幾乎都不一樣... 3.速克達很喜歡加上銀色金屬保險桿, 感覺沒什麼用,因為很細。 4.路上的計程車和機車特別喜歡按喇叭, 但是按喇叭的機車有很多是摩的。 (不知道什麼是摩的?就是摩托計程車) 5.計程車九成以上都是福斯,但大多都很破爛。 6.只有大路口才會有紅綠燈,小路口就沒有, 要大不大的路口就設圓環,還是沒有紅綠燈, 過馬路常常會生死一瞬間。 7.高速公路是按距離收費,入口取票, 出口持票按距離收取費用,過橋要另外收費。 8.路上銀行特別多,密度快跟我們的小七一樣了, 但主要還是那幾間,包括農村信用合作社、 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業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等。 不過去銀行只能提小錢,一次要領個三、五萬人民幣, (相當台幣十幾二十萬)銀行就會告訴你他們沒有錢! 要領大額的現鈔必須事先預約,在台灣從來沒見過。 9.路上的店家大多沒有安裝空調, 有也不是我們常用的分離式或窗型冷氣, 而是一種中型的站立式冷氣(和人一樣高)。 10.賣衣服的店員流行按音樂節奏拍手叫賣。 11.

大陸新體驗(上)

Image
芭瑪颱風外圍環流肆虐台北的這天, 我即將搭乘澳航NX627經澳門前往廣東江門。 早上一起床就大風大雨, 緊張的我不斷注意新聞和機場班機異動訊息, 還好到中午雨勢稍為停歇了, 各班機也都正常起降, 並沒有因為颱風而航班大亂, 對我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 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拖著行李箱就出了門, 一出門就感受到了颱風的外圍環流威力, 雨還好是不太大但是風還滿強的, 拖著行李箱的我在風雨中尋尋覓覓, 遍尋不著長榮巴士的站牌, 在錯過三班車浪費了四十分鐘之後終於找到了, 但也不重要了因為來了一班飛狗的車, 已經有點遲的我只好將就先搭了它, 還順便做了點國民外交, 帶了兩個也在等車去機場的徬徨日本人一起上車。 來到機場已經是兩點半了, 距離我三點半的班機關櫃時間應該不久了, 趕緊趕到澳航的櫃台前, 還好是順利的check-in了。 Boarding Card上表定boarding時間是15:15, 於是我抽空在免稅店提供的免費網路上了一下臉書, 在三點五分左右來到了B2登機門。 到了登機門仔細一看, 發現我的空橋前面是空的, 沒有飛機! 15分就要boarding了7分還沒有飛機是怎樣? 原來我的飛機因為流量管制還在天上排隊, 接著又廣播boarding的時間延後至15:50, 起飛時間也延到16:00。 還好不久後飛機就來了, 機上旅客快速的下飛機魚貫通過空橋, 感覺機組員快速的做了機艙整理, 接著就廣播boarding了, 不一會兒功夫飛機已經在跑道上滑行了, 排在一架國泰Airbus後面, 我們後面還有一架華航A330和馬航的777。 機長從滑行道進入跑道就直接滾行起飛了, 因為天氣的關係飛入雲層中有些不平穩。 也許是因為下午的班機吧, 又或許是因為澳航比較爛, 餐點真的很遜, 不過它是我從早上九點後一整天唯一吃的東西。 到了澳門後準備入境, 在通關時境管官員把入境章蓋在入境卡上, 澳門政府和香港一樣都不想把章蓋在我們的護照上, (香港是蓋在港簽上) 破壞了我的出入境章搜集計劃... 在機場搭了小巴就準備前往久聞其名的拱北關, 到了關閘的邊檢大樓跟著人群沿著扶梯往上, 一進入出境大廳眼前的景色真是令我震驚... 滿坑滿谷的人擠滿了出境大廳, 一條條的人龍排隊等著要過關。 兩側的人潮已經排到水洩不通, 我左看右看選擇了靠近中間的一條隊伍排, 感覺比較不那麼擠, 後來發現我應該再

最後還是用上這本封面燙金簡體字的綠色小冊子

經過了一個月的閉關, 台南的案子終於結束了, 接下來下個案子是在廣東。 其實早在七月就有傳聞要過去了, 不過許多的因素干擾而延宕至現在, 中間甚至一度傳出取消的消息。 一延再延終於在上週四確定了行程, 10月5號的飛機出發。 從開始接洽到確定簽約, 中間發生了許多風風雨雨, 說明了在大陸做生意的風險與無耐, 讓我不禁想對廣大的台商們致上十二萬分的敬意! 但決定要不要去的過程我是十分掙扎, 尤其去的是以治安差負盛名的廣東, 雖然不是去東莞之類的一級戰區, 但從澳門進去得經過也是很亂的珠海, 還是要稍為擔心一下... 話說訂完機票開票之後, 就看到網路新聞斗大的標題寫著"下週恐三颱侵台"... 馬上有種三條線的感覺, 心想該不會剛好訂到被取消的班機吧... 今天一起床窗外就下著大雨, 看著新聞播出各地的風雨, 讓我越來越擔心今天的行程。 不過看著機場班機異動訊息, 今天除了長榮幾班飛機事先取消以外, 我的澳航班機都滿正常的, 希望下午可以順利起飛囉...

2009 TMRRC 台灣機車錦標賽

Image
自從上次環島完就沒更新網誌了, 除了有一點懶惰以外, 也是因為開始忙碌了起來, 到現在才能有好好的放個週末假。 不久前聽說朋友喆儒八月初要參加比賽, 好奇的我跟牛旁就厚臉皮的想當跟班, 等待以久難得好個週末假期, 去見識一下真正的機車比賽。 頂著炙熱的豔陽, 我們載著喆儒的NSR到了TIS, 這是中華賽車協會主辦的機車錦標賽, 在國內應該算是最有規模和制度的比賽了。 今天的比賽有許多組別, 有輕檔車、重車、Superbike等等, Jason(喆儒)參加的組別是2TN, 使用的是原廠車輛參賽, Jason的座騎則是一輛NSR150, 據說性能不錯也非常穩定, 外觀有點差強人意就是了... 毒辣的太陽照射著比賽場地, 感覺氣溫有三十七、八度, 賽道溫度更是不用說的高, 這種酷熱嚴重地考驗著輪胎和車手的耐力。 嚴峻的比賽環境也讓意外百出, 幾乎每個組別的比賽都有意外發生。 其中有一輛在大直道尾要進彎前不知何故, 竟擦撞外側輪胎牆後轉倒, 還好當時後方無車輛尾隨, 不然應該會發生連環事故。 還有另外一組一輛Ducati因為油門線卡住, 出彎後無法控制整個衝撞上邊牆, 車子是滿慘的不過幸好車手應該沒什麼大礙。 從沒見過正式機車比賽的我們, 真是劉姥姥逛大觀園開了眼界, 看著眼花瞭亂的各式賽車在場上奔馳著, 還有兩位巾幗不讓眉鬚的女車手, 其中一位更是傳說中的台灣最速女車手, 感覺灰熊厲害啊~~果然是當組測時最快單圈! 另一位女車手和Jason同組別, 成績也還不算太差。 連老外都來共襄盛舉, 和Jason同組的42號車, 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外, 雖然速度不快, 但是感覺也挺優雅的就是了。 不過這趟的主角當然是Jason啦, 但一開賽就出師不利, 由於Jason參加的是低階賽事, 規定使用花紋胎, 而Jason車上裝的是光頭胎, 因此被同組的其他車手檢舉不符規定, 雖然Jason提出參賽不計分回應, 但還是被大會要求修正, 否則不予參加下午的正賽。 什麼都沒有的我們, 當然只能選擇退賽提前下課。 但是光是在測時賽就有不錯的表現啦, 單圈時間雖然因違規不被納入紀錄, 但原始成績仍然是排在第三, 算是不錯啦, 重點是還有抓到一些不錯的鏡頭! 看了這次的比賽, 真的覺得還滿像個樣子的, 雖然有些地方感覺還是滿土炮的, 但大體來說給人感覺都不錯, 希望優質的比賽能夠繼續推廣, 讓更多人

傘兵與傘兵車的環島冒險旅程 後記

終於完成了環島的紀錄, 很多細節其實有點忘記了, (糟糕,這是老化的象徵嗎?) 而且有些地方都沒拍照紀錄到, 但看著自己寫完的網誌, 畫面還是會一直在腦中湧現。 如果有一樣想環島的朋友, 我想給你們幾個建議。 首先,如果可能盡量排多天一點, 七、八天真的是滿趕的, 很多美景就這樣溜過去了, 而且很容易搞得筋疲力盡。 我覺得理想的行程大約在12-14天, 在行程安排跟體力上會比較容易取得平衡。 然後,很重要的是盡量輕裝! 騎單車環島靠的就是雙腳和單車, 重量越輕負擔越小, 如果車子已經不輕, 那裝備更要慎選, 一些有的沒的盡量不要帶。 裝備裡有很大一部份的重量是水, 以我來說車上一個700cc的水壺, 外掛一個3L的水袋(實際大概只裝2L左右), 光水的重量就快要3Kg, 負擔其實不小。 所以飲水補給的策略應該要以少帶多補充為佳, 裝備一個1.5-2L的水袋,或一個1L的水壺, 一路上找幾個定點補充水份, 不管是便利商店或是用餐地點, 甚至是警察局派出所, 避免一出發就帶著好幾公斤的飲水徒增負擔。 還有一點就是下雨的部份, 我們很幸運的是八天的行程沒遇到下雨, 但是我們還是未雨綢繆的準備了浴帽, 沒錯,就是飯店浴室會附的透明塑膠浴帽。 下雨的時候很多人會想穿雨衣, 但是騎車消耗大量體力, 會散發出大量的熱還有大量流汗, 穿雨衣會把這些水汗熱悶在裡面, 會引起極大的不適。 經過經驗豐富的車友分享, 在下雨的時候不用穿雨衣, 淋點雨反而清涼, 但是重點頭部不要淋濕, 否則會比較容易出現失溫的現象, 所以要用浴帽把頭部套起來, 讓雨不會浸溼頭部。 由於我們沒有遇到下雨, 所以這招的功效, 就讓日後有碰到的朋友來分享囉! 如果有夜騎的機會, 像我們行程排的很滿, 每天都騎到晚上八、九點, 那有一支明亮的頭燈就非常重要啦! 尤其在東部,很多路晚上不是沒路燈就是十分昏暗, 一般的頭燈都會顯得力不從心, 還好我們有一隻Q5戰術電筒級的頭燈, 為我們照亮前方的道路, 不然路都看不到了還怎麼騎! 最後,和各位分享的就是, 環島其實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難, 我雖然是經歷過傘訓, 但是離地獄腳力訓練也已經過了一年多, 體力也沒有刻意維持訓練。 另外兩個憲兵退伍的也沒有多精實, 還有一個是服12天的補充兵役, 連他也騎完了, 我相信大家都騎得完! 更何況我們在路上還遇到有女生自己一個人的~ 環島

傘兵與傘兵車的環島冒險旅程 最終章

Image
今天就是旅程的最後一天了, 帶著七天累積下來疲勞與痠痛, 我們再度上路, 完成我們的環島行程。 今天的路線其實還滿輕鬆的, 在歷經數天的上坡攻擊後, 我們避開了冗長的北部濱海公路, 也排除了陡峭蜿蜒的北宜公路, 選擇從基隆接汐止南港進台北市, 一條經濟實惠的路線。 在路上大姬說等下會經過一間黃色房子, 中間有個大門看出去就是龜山島。 起先我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麼可以看穿人家的門口, 等我們到了黃色的房子, 我就恍然大悟啦! 這棟建築物不是普通的房子, 是姚仁喜建築師的作品, 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遊憩空間, 東北角風景管理處08年起委託民間經營。 主建築旁就是寬闊的海灘, 可以從事各種水上活動, 還提供有沖洗設備, 應該是喜好水上活動者的好去處。 沿著東北角的海岸走, 從沙岸到岩岸風景變化不斷, 有些岸岩的造型真是獨具特色。 這條濱海公路我感覺像比較平的蘇花公路, 重型車輛也不少, 一路上都有砂石車呼嘯而過。 在宜蘭縣、台北縣界碑照相時, 我們碰到另一個環島車友, 她是一個女生自己獨自一人出發, 從台北開始預計花14天完成。 這是我們這趟旅程中遇見第二個女生, 看來有越來越多女性朋友加入了環島一族。 簡單交換一下環島資訊後我們就繼續前進, 希望她旅程一路順風。 終於,我們到了福隆。 來到福隆一定要做的事, 不是衝浪玩水, 是要吃福隆月台便當。 在大姬的帶領之下我們到了福隆車站, 在車站前的便當店享受火車便當。 好吃的便當連老外都喜歡 吃完飯後我們就前往福隆海濱自行車道朝聖一下, 福隆到鹽寮間近年設立了海濱自行車道, 規劃的還不錯, 結合了海濱休憩, 是一個國家級的親水遊憩空間。 自行車道途中還會經過一座龍門吊橋, 平常走搖搖晃晃的吊橋就有人受不了了, 現在用騎的應該別有一番風味! 順著自行車道我們到了位在鹽寮的抗日紀念碑, 這裡是馬關條約簽訂後,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軍隊登陸的地方。 光復後政府將此改建為抗日紀念碑。 這裡還設立了許多玻璃的故事版, 敘述著抗日時期先烈的種種事蹟。 牛旁很白癡的跳起了Matt的傻舞 繼續往下騎接下來就是基隆了, 距離我們旅程的終點又近了一步。 在一處碼頭邊, 我發現漁船上掛了滿滿的燈泡, 不知道這些燈泡的用途是什麼? 如果只是照明用的也太多了吧... 基隆港邊的小山坡上掛著寫了"KEELUNG"的立板, 感覺跟好萊塢有異